-
铁力双丰产业园打造方便米粉全产业链生产基地
黑龙江省铁力市双丰产业园正依托优质水稻资源禀赋,通过招商引资推进方便米粉生产项目落地。该项目将建设现代化生产线及配套仓储设施,预计年产5000吨米粉产品,进一步延伸当地稻米深加工产业链。 一、区位优势奠定产业基础 铁力市双丰镇作为三江平原核心水稻产区,土壤有机质含量达5.8%,年有效积温超过2500℃,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培育出直链淀粉含量适中的优质粳稻。产业园内已建成标准化厂房8万平方米,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完备,2023年新修冷链物流专线直通哈尔滨枢纽港。 二、技术方案实现品质升级 项目采用双螺杆挤压熟化工艺,相较传统蒸煮方式节能30%。生产线配备智能水分调节系统,可将成品含水量精准控制在12%-14%区间,确保米粉复水时间稳定在3分钟内。检测中心配备近红外分析仪等设备,对原料碎米率、胶稠度等6项指标实施全过程监控。 三、市场前景分析 国内方便米粉市场规模连续三年保持15%增速,东北地区即食型米粉产品年消费量突破8万吨。项目产品规划覆盖火锅专用粉、速食拌粉等3大品类,目标市场辐射东北亚地区。配套建设的研发中心将开发低GI值等功能性产品,满足特殊人群需求。 四、政策支持体系 入园企业可享受省级农产品加工补贴,精深加工项目设备投资最高补助20%。铁力市设立2000万元专项基金,对年加工量超3000吨的企业给予物流成本补贴。产业园提供代办理进出口备案等一站式服务,审批时限压缩至7个工作日。 五、可持续发展规划 项目采用稻壳燃气锅炉实现能源循环利用,生产废水经两级厌氧处理后可达一级排放标准。计划与周边12个合作社建立订单农业,推动5万亩水稻种植基地实现全程可追溯。达产后预计带动就业150人,促进农户年均增收1.2万元。 目前园区已完成项目用地"七通一平",相关环评及生产许可审批进入绿色通道。该项目的实施将填补黑龙江省西部即食米粉产业空白,推动稻米加工由初级产品向高附加值方向转型。
2025-08-26
-
延寿县与黑龙江科技大学共建产学研融合新高地
延寿县通过招商引资推动区域创新发展,与黑龙江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乡村振兴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此次合作标志着校地协同发展迈入新阶段,为黑龙江省产学研融合提供了示范案例。 一、合作背景与战略意义 延寿县作为黑龙江省重要农业县,近年来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亟需科技与人才支撑。黑龙江科技大学作为省内特色鲜明的高校,在管理学科、工程技术等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双方合作旨在整合高校科研资源与地方产业需求,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助力延寿县实现乡村振兴与产业振兴双轮驱动。 二、重点合作领域规划 1. 现代农业发展:联合开展黑土地保护、智慧农业等技术研发,建立农产品深加工产学研基地 2. 人才培养体系:共建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计划,为延寿县定向输送管理、电商等专业人才 3. 科技成果转化:设立校地联合创新基金,重点支持生物经济、数字经济等领域的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4. 乡村振兴研究:成立县域经济发展智库,为延寿县提供乡村规划、文旅融合等决策咨询服务 三、创新合作机制建设 双方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成立校地合作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联席会议。黑龙江科技大学将选派专家团队驻点服务,延寿县提供政策配套与项目支持。首批合作项目包括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农产品品牌提升工程等5个重点项目,预计将带动相关产业升级。 四、长远发展目标 根据协议,未来三年内将实现三大目标:建成省级以上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培养不少于200名本土化专业人才,推动10项以上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此次合作不仅强化了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职能,也为黑龙江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探索出新路径。
2025-08-26
-
铁力双丰产业园打造高端实木真皮家具生产基地
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和家居品质需求提升,实木真皮家具市场持续升温。铁力市依托双丰产业园的产业基础与资源优势,正积极推进高端家具制造项目招商引资工作,通过新建现代化生产线,进一步巩固"中国实木家具之乡"的行业地位。 一、产业基础与区位优势显著 双丰镇作为东北地区重要的家具产业集聚区,历经近50年发展已形成完整产业链,区域内技术工人储备超万人。依托伊春林区及俄罗斯进口木材资源,当地具备从原料供应到成品制造的全环节优势。省级经济开发区的政策支持,为项目落地提供了基础设施与行政审批双重保障。 二、产品定位契合消费升级趋势 实木真皮家具融合天然木材的质感与高档皮革的舒适性,在保留传统榫卯工艺的同时,创新加入立体雕刻、手工缝制等工序。市场调研显示,此类产品在中高端消费群体中认可度逐年提升,尤其新中式与现代简约风格产品年需求增长率保持在15%以上。 三、智能化生产提升项目竞争力 规划建设的5条生产线将引入数控雕刻、自动化喷涂等设备,在保留核心手工工艺环节基础上提升标准化程度。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产10万套家具的产能,产品合格率较传统生产方式提高20个百分点。 四、市场拓展与品牌建设并重 800平方米的展示大厅将作为区域品牌形象窗口,同步开拓线上线下销售渠道。行业数据显示,同类产品在二三线城市销售均价较普通实木家具高出35%,项目投产后有望带动周边配套产业发展。 五、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始终 项目严格执行环保标准,木材利用率计划提升至92%,边角料将用于制作工艺品。生产过程中采用水性涂料等环保材料,确保产品符合国际环保认证要求。 当前,铁力市正围绕家具制造业实施产业链招商,双丰产业园的区位优势与产业积淀,为投资者提供了成熟的创业环境。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优化当地产业结构,推动传统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2025-08-26
-
铁力双丰产业园打造玉米胚芽油精深加工产业链
黑龙江省铁力市依托当地优质玉米资源,正在双丰产业园推进玉米胚芽油精深加工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该项目作为新建的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将通过合资或独资方式,建设标准化厂房及自动化生产线,进一步延伸玉米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一、项目区位优势显著 铁力市地处松嫩平原腹地,农业资源丰富,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2.5万亩,年产量达6250吨。当地玉米因土壤肥沃、气候适宜,具有蛋白质含量高、农残检测达标率100%的特点。双丰产业园作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已建成完善的道路、供电、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可满足食品加工类项目的落地需求。 二、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玉米胚芽油采用低温压榨工艺提取,富含维生素E和亚油酸等营养成分,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85%以上。随着健康消费理念普及,国内高端食用油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玉米胚芽油在烘焙食品、保健食品等领域的应用比例逐年提升。行业数据显示,近三年玉米油品类年增长率保持在8%左右。 三、项目建设规划科学 项目规划建设4000平方米GMP标准生产车间,配备4条全封闭式生产线,涵盖脱胚、压榨、精炼等工序。配套建设的1000平方米恒温仓储设施,可实现原料与成品的科学储存。项目达产后,预计年加工玉米胚芽3000吨,产出成品油1500吨,产品合格率将达到国家一级油标准。 四、政策支持体系完善 铁力市对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提供土地出让金减免、固定资产投资补贴等优惠政策。入驻企业可享受省级开发区税收留成返还,以及农产品初加工所得税减免。当地农业农村部门还建立了产学研合作机制,可为项目提供技术支撑。 五、产业链协同效应突出 该项目将与铁力现有玉米淀粉、饲料加工企业形成配套,实现从种植到深加工的全产业链闭环。玉米胚芽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粕料,可作为高蛋白饲料原料供应周边养殖基地,形成循环经济模式。 目前,双丰产业园已为该项目预留工业用地,并完成环境影响预评估。项目建成后,不仅可提升当地玉米资源利用率,还将带动种植、物流、包装等相关产业发展。
2025-08-26
-
牡丹江"黄金21条"礼包激发民营经济新活力
新春伊始,牡丹江市以"黄金21条"政策大礼包为牵引,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强化要素保障、创新服务机制等举措,掀起新一轮招商引资热潮。这套涵盖市场主体培育、产业升级、金融支持等领域的政策体系,正成为推动当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一、政策体系构建多维支持网络 牡丹江市发布的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21条政策,系统整合了市场准入、行政审批、人才引进等关键环节。其中商事登记实现"30分钟极速办结",产业项目审批压缩至45个工作日,并建立重点项目容缺受理机制。针对小微企业集群发展,明确对利用闲置资源建设工业园区的企业给予奖励,双创基地提供三年免租支持。 二、精准施策破解发展瓶颈 政策聚焦民营企业面临的融资、转型等难题:对进口资源精深加工企业按新增贡献给予奖励,鼓励商业企业入统并配套设备补贴;设立特殊人才津贴,企业高管可享机场贵宾通道等礼遇。当地某生物科技企业凭借政策支持,其自主研发的灭菌设备已出口47个国家;一家对俄林业企业正依托政策拓展境外园区建设。 三、营商环境优化释放主体活力 牡丹江民营经济贡献度持续攀升,占GDP比重达64.5%,吸纳就业占比超90%。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当地构建起"非禁即入"市场准入体系,建立涉企检查"门禁制"和收费清单制度。近三年新增的600余家科技型企业均为民营主体,印证了政策红利的持续转化。 四、长效机制保障政策落地 为确保政策实效,牡丹江市建立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定期召开恳谈会收集企业诉求。通过"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宁静工程等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经营的干扰。相关部门组建工作专班,对政策执行情况开展动态评估,确保21条举措转化为企业真实获得感。 当前,牡丹江正以"黄金21条"为支点,撬动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外贸转型等领域的潜能。这套政策组合拳的持续发力,将为东北振兴战略实施注入更强劲的市场活力。
2025-08-26
-
绥化经开区赴广州西区产业园考察招商引资经验
近日,黑龙江绥化经济技术开发区考察团赴广州西区产业园开展专题调研,重点学习园区规划建设、产业集聚及招商引资先进经验。双方围绕区域协同发展、营商环境优化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为跨区域合作奠定基础。 一、跨区域联动共促高质量发展 绥化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黑龙江重点产业平台,近年来持续探索转型升级路径。此次调研团队实地考察了西区产业园的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功能区,详细了解了园区"产城融合"发展模式。广州开发区相关负责同志系统介绍了通过产业链招商推动产业集群化的实践案例。 二、对标先进优化园区服务体系 座谈会上,双方重点研讨了行政审批改革、企业全周期服务等制度创新。西区产业园分享了打造"一站式"政务服务中心的经验,包括建立项目预审评估机制、推行并联审批等具体举措。绥化经开区代表表示,将借鉴发达地区"以商引商"模式,完善本地招商引资政策工具箱。 三、产业协同构建南北合作新格局 考察期间,两地就生物经济领域合作达成初步共识。绥化市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可与广州的生物医药产业形成互补优势。双方探讨了建立农产品精深加工合作平台的可行性,推动"北粮南销"产业链深度对接。 四、经验互鉴提升园区运营效能 调研团队特别关注西区产业园的智慧化管理体系,包括物联网平台建设、能耗监测系统等数字化实践。广州方面建议从规划阶段强化基础设施兼容性,为后续智慧园区升级预留空间。两地约定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定期互派人员跟岗学习。 此次考察活动深化了南北地区产业园区间的务实合作,为绥化市承接产业转移、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参考样本。双方将持续推动经验转化落地,共同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2025-08-26
-
铁力双丰产业园打造桦树汁健康饮品产业新高地
近年来,随着健康消费理念的普及,功能性饮料市场呈现快速增长态势。铁力市依托双丰镇丰富的桦树资源,在省级经济开发区双丰产业园规划建设桦树汁生产项目,通过招商引资吸引资本参与,推动绿色健康饮品产业升级。该项目将充分发挥当地自然资源优势,打造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桦树汁产业链。 一、桦树汁的营养价值与市场前景 桦树汁富含20多种氨基酸、24种无机元素及多种维生素,具有抗疲劳、增强免疫力等生理活性功能。国际市场上,桦树汁被广泛应用于饮料、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欧洲国家已形成成熟消费市场。数据显示,全球功能性饮料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桦树汁作为天然健康饮品,年增长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二、铁力市发展桦树汁产业的独特优势 双丰镇及周边区域桦树资源密集,可满足规模化生产需求。铁力市地处小兴安岭南麓,森林覆盖率高,桦树生长环境纯净无污染。当地气候条件适宜桦树汁采集,每年春季为最佳采收期。省级经济开发区配套完善,可提供标准化厂房、物流仓储等基础设施支持,符合食品加工行业规范要求。 三、项目建设规划与产业布局 项目规划建设生产车间、原料库、成品库等设施,配置自动化灌装生产线。产品定位中高端市场,包括纯天然桦树汁饮品、复合型功能饮料等系列。生产流程采用低温灭菌、无菌灌装等工艺,最大限度保留营养成分。项目建成后,可带动周边桦树种植、物流运输等相关产业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四、政策支持与投资环境 铁力市对绿色食品加工项目给予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省级开发区提供"一站式"审批服务。当地政府已将健康食品产业列为重点发展方向,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支持企业开展技术研发。投资者可选择独资或合资模式参与,享受东北振兴相关产业扶持政策。 五、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保护 项目实施过程中将严格执行森林资源保护条例,采用科学采集技术确保桦树生长不受影响。生产企业需建立原料溯源体系,实现从采收到加工的全过程监管。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桦树残渣可用于生产有机肥料,实现资源综合利用。 该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铁力市农产品附加值,为区域经济注入新动能。随着健康消费需求持续释放,桦树汁产业有望成为当地特色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2025-08-26
-
铁力双丰产业园打造蒲公英药食两用产业新基地
铁力市双丰产业园正通过招商引资推动蒲公英深加工项目落地,该项目依托当地丰富的野生中药材资源,计划建设现代化生产线开发药食两用产品。作为省级经济开发区重点培育的健康产业项目,其建成后将促进区域特色资源转化与产业升级。 一、项目区位优势显著 铁力市双丰镇地处小兴安岭南麓,森林覆盖率超过70%,独特的冷凉气候和黑土资源孕育了包括蒲公英、人参、平贝母等在内的300余种野生药用植物。经专业勘测,周边蒲公英自然储量达万吨级规模,且黄酮类活性物质含量较平原地区高出15%-20%。 二、产业政策双重利好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蒲公英列入药食同源目录后,黑龙江省出台《北药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支持铁力建设寒地中药材精深加工集群。双丰产业园已配套完成道路、蒸汽管网等基础设施,对入园企业给予土地出让金减免和税收优惠政策。 三、产品开发科学验证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表明,蒲公英全草含蒲公英醇、胆碱等活性成分,其提取物对急性肝损伤保护率达83%。项目规划建设符合GMP标准的洁净车间,采用低温破壁技术保留有效成分,主要生产蒲公英超微粉剂、发酵型茶饮等系列产品。 四、市场前景广阔 全球功能性食品市场规模已突破2000亿美元,国内药膳产品年增长率稳定在12%以上。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原料就地加工转化率90%以上,通过"企业+合作社"模式带动周边农户标准化种植,形成从采收、加工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五、可持续发展规划 园区预留20亩扩建用地,未来可延伸开发蒲公英口服液、植物精油等高附加值产品。环保方案显示,项目采用循环水冷却系统和生物质燃料锅炉,加工废料将制成有机肥料反哺种植基地。目前已完成地质勘测和环评预审,进入设备选型阶段。
2025-08-26
-
铁力双丰产业园打造玉米特强粉精深加工新高地
黑龙江省铁力市依托优质玉米资源和省级开发区政策优势,正积极推进玉米特强粉生产加工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该项目位于铁力经济开发区双丰产业园,将通过生物技术创新实现粗粮细作,预计建成后年产能达2万吨,为区域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升级提供新动能。 一、项目区位优势显著 铁力市地处小兴安岭南麓,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年均种植玉米2.5万亩,年产优质玉米6250吨。经专业机构检测,当地玉米的支链淀粉含量较普通品种高出15%,蛋白质含量稳定在10%以上,且重金属和农药残留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双丰产业园已建成标准化厂房12万平方米,配套有5万吨级冷链仓储设施,2023年新扩建的变电站可满足每小时5000千瓦的工业用电需求。 二、技术创新突破传统局限 项目采用的梯度粉碎分离技术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通过低温研磨工艺保留玉米中90%以上的维生素B族和膳食纤维。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的对比实验显示,该工艺生产的特强粉面筋值达到28%,远超普通玉米粉的12%,制成的面条拉伸强度与小麦粉制品相当。目前产品已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可应用于烘焙、速冻食品等八大类终端产品开发。 三、市场前景持续向好 中国粮油学会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粗粮制品市场规模突破800亿元,其中玉米深加工产品年增长率达18%。铁力项目规划建设4条智能化生产线,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与周边7个乡镇签订原料保底收购协议。项目达产后,预计可带动300户农户年均增收1.2万元,并填补东北地区高端玉米粉加工领域空白。 四、政策支持体系完善 黑龙江省将玉米深加工列入十四五农产品加工业重点目录,对新建项目给予固定资产投资15%的奖补。铁力经济开发区提供"七通一平"标准地块,对科技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实行前三年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2023年新修建的铁路专用线可将产品直接运抵大连港,物流成本较公路运输降低40%。 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小兴安岭地区规模最大的玉米精深加工基地,通过延伸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助力黑土地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目前园区已完成环境影响评价和节能评估报告审批,相关基础设施配套工程正在有序推进。
2025-08-26
-
铁力双丰产业园打造紫苜蓿草种植加工全产业链
作为黑龙江省重点招商引资项目,铁力经济开发区双丰产业园依托当地农牧业资源优势,规划建设紫苜蓿草种植及深加工基地。该项目将构建从田间种植到饲料生产的完整产业链,为区域生态养殖业发展提供优质原料支撑,同时带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 一、产业基础与区位优势 双丰产业园所在的铁力市地处松嫩平原腹地,拥有黑土耕地面积逾百万亩,土壤有机质含量达4%以上,特别适宜紫苜蓿等优质牧草生长。区域内已形成奶牛存栏量超万头的养殖集群,对高蛋白饲草的年需求量超过10万吨。园区内哈伊公路、绥佳铁路贯穿全境,距最近的高速公路入口仅15公里,物流运输条件优越。 二、项目核心技术特点 紫苜蓿草种植采用抗寒抗旱型新品种,配合节水灌溉技术,可实现年收割3-4茬,干草亩产达1.2吨。加工环节引进瑞士布勒集团智能化制粒生产线,通过低温烘干工艺保留90%以上粗蛋白含量。成品饲料符合国家《饲料卫生标准》(GB 13078-2017)要求,粗蛋白含量维持在18%-22%区间,相对饲用价值(RFV)超过150。 三、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全国优质牧草缺口达400万吨,紫苜蓿草进口依存度仍处60%高位。东北地区规模牧场对本地化饲草需求年均增长20%,该项目建成后可覆盖半径300公里内的乳业企业。副产品紫苜蓿叶蛋白提取物在保健品领域应用前景广阔,国际市场报价已突破每吨2万元。 四、可持续发展规划 项目配套建设2000亩种植示范区,推行"企业+合作社"订单农业模式,预计带动周边农户户均增收3万元。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茎秆废料将用于生物质发电,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率100%。未来三年规划扩建精深加工车间,开发苜蓿多糖、膳食纤维等衍生品。 五、政策支持体系 该项目已列入黑龙江省《秸秆综合利用行动方案》重点工程,享受农业产业化项目用地优惠。铁力市设立专项产业基金,对固定资产投资超5000万元的项目给予10%奖补。园区提供"七通一平"标准化厂房,企业入驻可免三年厂房租金。 目前项目已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正在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建成后将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紫苜蓿草产业化基地,对保障国家饲草安全供给具有重要意义。
2025-08-26
有想补充的信息?点我投稿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